问题 | 主动辞职的经济意义 |
释义 | 劳动者主动辞职一般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但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约行为,如强迫劳动、未支付工资、未提供约定的条件和保障等,劳动者主动辞职也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违约解除合同等。其他情况也可能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法律分析 主动辞职一般是不可以要到经济补偿金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未按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未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障等过错情形,则劳动者主动辞职也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主动辞职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主动辞职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主动辞职可能导致收入的暂时中断或减少,特别是在找到新工作之前。这可能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支出造成压力。其次,辞职后可能会失去一些福利和保险待遇,例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需要自行承担相关费用。此外,辞职还可能导致个人失去一些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机会,从而对未来收入和职业发展产生长期影响。然而,主动辞职也可以为个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其寻求更好的工作和薪资待遇,进而改善财务状况。总的来说,主动辞职对个人财务状况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需要权衡利弊并做出理性决策。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在特定情形下主动辞职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情形包括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未按约定支付工资、未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障等过错情形。主动辞职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能导致收入中断、失去福利待遇等。然而,辞职也可以为个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其改善财务状况。因此,在面临主动辞职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做出理性决策。 法律依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决议:第四章 劳动管理 第二十条 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 特区企业职工可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向企业提请辞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