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被抚养人包含哪些人
释义
    被抚养人的范围及法律依据:未成年人、部分精神病人、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等。法律依据包括《民法典》第十八条、第二十六条、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法律分析
    被抚养人的范围如下:未成年人(但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能力或部分不能辨别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等。被扶养人包括哪些人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拓展延伸
    被抚养人的法律权益保障及争议解决
    被抚养人的法律权益保障及争议解决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议题。被抚养人指的是那些在未成年或无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由他人负责抚养和照顾的个体。法律对被抚养人的权益保障提供了明确规定,包括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权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被抚养人的权益可能受到侵害或争议。在这种情况下,争议解决机制变得至关重要。法律提供了多种争议解决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这些机制旨在确保被抚养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并为他们提供公正的解决方案。因此,被抚养人的法律权益保障及争议解决是一个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实施,确保被抚养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保护。
    结语
    被抚养人的法律权益保障及争议解决是重要议题。法律明确规定了被抚养人的权益,包括教育、健康、生活等。然而,这些权益可能受到侵害或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机制旨在保障被抚养人的权益,并提供公正解决方案。我们应重视和关注被抚养人的法律权益保障及争议解决问题,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实施,确保被抚养人享受应有的权益和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