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审判决后未上诉,后来想申诉,可以吗? |
释义 | 刑诉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生效判决可申诉,但不能停止执行。民诉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上诉,须在15天内向上级法院提起。对已生效判决认为有错误,可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不停止执行。 法律分析 可以申诉。刑诉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在判决尚未生效的十五天上诉期内,己方应该走的程序是上诉而不是申诉。《民诉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述条款是对当事人上诉权的规定。按照上述规定,从接到判决书当天计算,如果当事人不服判决,在十五天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拓展延伸 一审判决后未上诉,后来想申诉,是否可以在逾期时间内提出申诉? 在一审判决后未上诉的情况下,后来想要提出申诉是否可以在逾期时间内提出申诉?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如果未及时上诉,即逾期上诉,一般情况下是不被允许提出申诉的。逾期上诉会被视为放弃上诉权利。然而,法律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和例外,例如当事人能够证明存在正当理由导致未能按时提出上诉,法院可能会酌情考虑接受逾期上诉申请。因此,如果您在一审判决后未上诉,后来想要提出申诉,应该尽早咨询专业律师,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在逾期时间内提出申诉。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一审判决后逾期未上诉的当事人不被允许提出申诉。逾期上诉被视为放弃上诉权利。然而,特殊情况下,如能证明存在正当理由导致未能及时上诉,法院可能酌情考虑接受逾期上诉。若您在一审判决后未上诉,后来想提出申诉,请咨询专业律师,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在逾期时间内提出申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