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证明被骗签合同?
释义
    合同存在欺诈行为要证明存在以下情况:
    1、一方存在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如伪造印章、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质检报告等;
    2、该行为是故意;
    3、欺诈行为致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基于该错误认识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合同撤销的条件和方式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合同如果存在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受第三人欺诈实施的、以胁迫手段实施的以及在显示公平情形下实施等情形时,合同当事人可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股权转让存在债权隐瞒怎么办
    股权转让中存在隐瞒债权情形的处理方式有:1、事先委托审计评估机构对目标公司的资产包括债权债务进行审计评估;2、在股权转让合同中设定目标公司债务风险负担或担保条款;3、已转让的,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