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分析说明民法中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
释义
    不当得利具有下列法律效力:
    1、不当得利债务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有义务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得的利益。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
    2、不当得利债务的对象是返还所受利益的支付。在支付方式上,由于利益形式的不同,存在差异;
    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和受害人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4、在不当得利债务中,债权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当利益。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如下: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不当得利的主要内涵以及构成因素:
    不当得利是一种通过损害他人利益而使自身获得利益的行为,通常是没有立法的依据的,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的行为。不当得利的受益方为债务人,而受损的一方为债权人。由于不当得利是一种没有合法依据的行为,因此也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通常来讲,不当得利中获得的利益应当返还与债权人,但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行为是否能够构成成法律行为,还需要仔细斟酌。通过不当得利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不当得利的行为有以下几大特点:首先,不当得利的行为中,需要有一方获利。其次,不当得利的行为中有他人受到一定的损失。最后,不当得利的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构成一定的因果关系。另外,不当得利中的债务人通常都是没有合法依据的。而从类型来进行划分,不当得利有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两种,下面会从这两种类型来详细说明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