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道车辆与车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五类分类及其具体认定原则。其中,全部责任指完全由当事人中一方违章造成的事故,主要责任指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同等责任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需要考虑线道原则、谁撞谁以及事故发生时能否避让等因素。如果对认定不服,当事人可以在接到认定书2日内向原认定机关复核一次。 法律分析 借道行驶被撞时的责任划分: 1.全部责任: 2.主要责任: 3.部分责任: 4.无责任:完全由当事人中一方违章造成的事故,由违章者负全部责任,而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无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主要违章者要负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负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 一、交通事故责任是怎样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我国现行的交通事故责任共分五类,即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1)全部责任和无责任是指完全由当事人中一方违章造成的事故,由违章者负全部责任,而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无责任。这起事故就是完全由于驾驶员一方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因此该司机应负全部责任,而被撞人由于无违章行为而无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指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主要违章者要负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负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是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 事故民警作出责任认定,一般是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线道原则,即车辆各行其道;二是谁撞谁;三是事故发生时能否避让,这也是责任认定的关键所在。 如果对认定不服不能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有些地区允许在接到认定书2日内向原认定机关复核一次。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根据交通事故原因和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来划分责任。我国现行交通事故责任共分五类,包括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根据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来划分责任,而同等责任是指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情节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如果对认定不服,可以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五条 道路施工作业或者道路出现损毁,未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应当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而没有设置或者应当及时变更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而没有及时变更,致使通行的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负有相关职责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十四条 开辟或者调整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的行驶路线或者车站,应当符合交通规划和安全、畅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十条 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