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购买二手房时,查询抵押情况是必要的步骤之一。如果查询结果显示存在问题,购房者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根据法律规定,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1.《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预先约定的义务。 2.《不动产登记条例》第十四条:不动产抵押登记,在登记机关依法登记之前不发生效力。 3.《物权法》第二十三条:不动产权利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 4.《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合同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1. 当购房者在签订买卖合同前未能查询抵押情况,却在购房后发现存在抵押问题时,可以向卖方提出退房要求,并要求卖方承担由此产生的损失。 2. 如果购房者在购房前查询抵押情况,但查询结果显示存在问题,购房者可以要求卖方解决问题或者要求降低房价。如果卖方无法解决问题或者拒绝降价,购房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抵押登记不合法,则抵押权人无权对房产进行处置,购房者可以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该登记,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购房者在发现二手房抵押情况存在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