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已送出的礼物是否可退?
释义
    刷礼物不一定能要回来,具体要看主播的处分意愿和是否涉及诈骗。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刷礼物的行为,一般不能要回;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大额刷礼物行为,如果其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追认,则可以要回。主播引诱刷礼物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对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若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则可能构成诈骗。诱导消费必须真实清晰,使用虚假方法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给主播刷的礼物不一定能要回来。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刷礼物的行为,可以认定为合法的民事赠与行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但是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是没有权利起诉要回的;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大额刷礼物行为,其法定代理人不同意、追认的,则属于无效的法律行为,是有权要回来的。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给主播刷礼物可以起诉要回吗
    给主播刷礼物一般是不可以要回的。刷礼物属于对于财产的处分,是具有法定效力的,但如果主播是以某种目的为名骗刷巨额礼物,那么就要注意收集证据,报警并请律师维权,可以追回些财务损失。这是可能涉及到诈骗,那么是可以追回财产的。因此具体要看刷礼物时主体的处分意愿是什么,是属于自愿处分还是被诈骗。
    主播引诱刷礼物要坐牢吗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
    如果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处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消费者刷礼物这个是属于自愿行为,但是如果诱导他人进行消费,必须要是属于真实而且清晰明了的,如果用虚假的方法进行诱导消费的则是属于违法行为。
    结语
    刷礼物一般是不可要回的,但如果存在诈骗行为,可以通过收集证据报警并请律师维权,可能追回部分损失。主播引诱刷礼物通常不构成犯罪行为,但对于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可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诱导消费必须真实清晰,若使用虚假手法则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14: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