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责任赔偿金是否能够完全弥补受害者的损失?
释义
    交通事故赔偿按责任划分,机动车间赔偿比例根据责任程度确定,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赔偿比例也有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包括勘验、检查现场和需要检验、鉴定的情况。赔偿应考虑到弱势群体,但不能忽略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赔偿是否按责任赔偿金?
    交通事故是按照责任划分承担赔偿金的,具体的规定如下:
    1、机动车之间的赔付比例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负全责的一方一般承担责任的比例为100%,负同等责任的,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为50%。负主要责任的赔偿比例,在北京为70%,负次要责任的赔偿比例为30%。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2、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赔付比例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至90%;
    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至70%;
    3)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30%至40%;
    4)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至30%。
    5)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或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由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驶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的道路状况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大车赔小车,机动车赔偿非机动车的这种想法是非常没有法律常识的,有些人认为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理所应当的要照顾到弱势群体,就算是要照顾弱势群体,也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忽略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交通事故赔偿按责任划分,负全责承担100%责任,负同等责任承担50%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赔付比例根据责任程度减轻80%-90%、60%-70%、30%-40%、20%-30%。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在10天内完成勘验、检查现场,并在5天内制作认定书。赔偿问题应照顾弱势群体,但不能忽略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四十二条 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需要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送达尸体处理通知书的同时,告知受害人亲属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书面垫付申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8: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