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否必要? |
释义 | 集体劳动合同不是必须要签的,但签订书面合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书面合同是合同成立的证据,能提供法律保障。其次,签订书面合同可能成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最后,书面合同是合同履行的依据,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提供更好的依据。 法律分析 一、集体劳动合同是必须要签订的吗 1、集体劳动合同不是必须要签的。 2、法律依据: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规定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二、书面合同有哪些意义 1、是合同成立的证据 根据法律的要求,凡是合同必须能得到证明,提供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在用信件、电报或电传磋商时,往来函电就是证明。口头合同成立后,如不用一定的书面形式加以确定,那么它将由于不能被证明而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甚至在法律上成为无效。 2、是合同生效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合同的成立是以接受的生效为条件的。但在有些情况下,签订书面合同却成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是合同履行的依据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涉及很多部门,如以分散的函电为依据,将给履行合同造成很多不便。所以买卖双方不论通过口头,还是信件、电报磋商在达成交易后将谈定的完整的交易条件,全面清楚地列明在一个书面文件上,对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为合同的履行提供更好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明确了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要求。然而,集体劳动合同并非必须签订的。而书面合同在法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合同成立的证据,也是合同生效和履行的依据。通过书面合同,可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权益保障,为双方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因此,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的便利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 【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强迫农民以资代劳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退还违法收取的资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