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从法院判缓刑后看守所是不是就不立即释放了 |
释义 | 宣判缓刑后,非在押犯应立即释放,如果是在押犯,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自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后一般是由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机构进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员按规定时间到住所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一、缓刑考验期满后怎么办 《刑法》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如果没有犯新罪或者没有漏罪,原判决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且应当予以公开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后违反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 二、法院判了缓刑如何处理 法院判了缓刑的处理: 1、未提出上诉、抗诉的法定上诉和抗诉期满的第一审判决2天; 2、二审人民法院判决确定之日。判决前拘留的日期不得抵消缓刑考试期限。因为拘留期可以抵消刑期,而缓刑考试不是刑期。 对于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不再需要拘留。如果犯罪分子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仍在拘留,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公安机关。 三、缓刑一年需要去司法所几次 缓刑一年去司法所几次要根据情况而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来说,缓刑报到一般是一个月报到一次,考察机关需要经常掌握犯罪分子的动态及表现,不仅如此,犯罪分子在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不得违反规定不报到,如违反报到规定,司法所会向县级司法局汇报,并建议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缓刑,也叫暂缓量刑,是指对于触犯我国相关法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六条,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