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人员不能作为担保人?
释义
    我国银行规定五类人不能作为担保人:夫妻互担保失去意义;非贷款地户籍不被承认;无经济来源无还款能力;离休人员年龄不符要求;国家明确禁止的人群。需办理贷款时需了解担保人要求,确保提供符合银行认可的担保人。
    法律分析
    我国的银行规定,有五种人是不能作为担保人的:
    1、夫妻双方之间不可以互相担保
    这是因为从家庭的概念来讲,夫妻属于一个共同的经济体,如果在贷款后一个人无法偿还贷款,那么势必另一个人也无法偿还,这就失去了贷款进行担保的意义,银行是不能从担保人那里追回欠款的。
    2、贷款地以外的户籍的人士不能作为担保
    在银行的规定中明确认为,借款人与担保人要在同一个户籍所在地,而且都要是贷款所在地的户籍,这样才能够形成借款与担保的关系,如果担保人属于外地户籍,银行是不会承认其担保关系的。
    3、没有经济来源的不能担保
    银行要求担保人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增加还款的能力,避免出现借款无法偿还的情况。这就要求担保人同样要有还款能力,如果还款人没有经济来源,那么就失去了担保的意义,也不会增加还款的能力。
    4、离休人员不能作为担保
    因为银行对担保人的年龄是有要求的,离休人员的年龄已经超过这一要求,即便其有很好的经济收入,银行也不会同意尤其作为借款的担保人。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借款的担保人,贷款时要对担保人的要求搞清楚,提供银行承认的担保人,这样才能顺利办理贷款。
    5、国家明确规定不可以成为担保人的人
    这种情况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符合国家对于此类禁止性的规定,就不能成为担保人。国家规定以下人群是不可以成为担保人的。
    例如国家规定社会团体或者是单位是没有办法成为担保人的,因为这些单位都是以公益为目的成立的,不能够进行债务有关方面的担保。当然国家机关也是不能够进行担保的,因为这涉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除此之外,我们什么当中很少接触到的法人的分支机构也是不可以的,因为法人的分支机构并没有完全的法人的能力,他只是一个分支机构而已,效力是不完整的,所以这样的单位也不可以成为担保人。
    结语
    根据我国银行规定,担保人需满足一定条件。夫妻双方不可相互担保,户籍地以外的人士不能作为担保,无经济来源者不可担保,离休人员也不符合条件。此外,国家明确规定某些人群不可作为担保人,如社会团体、单位和法人分支机构。贷款时需了解银行对担保人的要求,以确保贷款顺利办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