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谅解书能否免除刑事责任? |
释义 | 谅解书并不意味着不追究刑事责任,只是可以作为从轻判罚的一个因素。刑罚的决定应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判处。被告人获得被害人谅解时,可获得宽大处理,甚至缓刑。警方、检察院和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会考虑和解协议,并根据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刑罚。因此,谅解书只是从轻判罚的一个因素,具体判罚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法律分析 有谅解书不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是一定要判刑的,谅解书只是可以酌情从轻量刑的一个情节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盗窃谅解书怎么写才能不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得到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的,可以从宽处罚,如果情节轻,可以争取缓刑。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因此,谅解书只是酌情从轻判决的一个情节,具体怎么判还要法院结合其他具体案情和律师的辩护来综合确定刑罚。 拓展延伸 谅解书的法律效力及其在刑事责任免除中的应用 谅解书是一种法律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它可以作为一种协议或合同,用于解决双方之间的争议或纠纷。然而,谅解书是否能免除刑事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法律的一般原则,刑事责任是由国家机关依法承担的,而不是由个人或双方协议决定的。因此,谅解书通常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责任。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谅解书可能会被作为辩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证据进行考虑。具体的适用条件和效果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判断。因此,在刑事责任免除中,谅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一个需要仔细分析和权衡的问题。 结语 谅解书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得到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可能会被作为从宽处罚的情节考虑,甚至可能争取缓刑或不起诉的决定。然而,刑事责任是由国家机关依法承担的,谅解书通常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责任。具体的判决结果需要法院综合考虑案情和律师辩护后确定。因此,在刑事责任免除中,谅解书的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权衡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