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事故如何起诉的?
释义
    1、选择最有利的法律依据主张权利。
    2、如果确认因为医疗行为遭受损害,患者一方可以起诉医疗机构;因多个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遭受损害的,患者可以同时起诉多个医疗机构;如果在诊疗过程中,确认因医疗产品,比如医疗器械、药品、消毒药剂等遭受损害,患者一方除了可以起诉医疗机构外,还可以一并起诉医疗器械的生产者、销售者;如果确认患者一方因输入不合格血液制品遭受损害的,可以同时起诉医疗机构和血液提供机构。
    3、患者一方既可以选择依据医疗服务合同起诉医疗机构主张违约责任,也可以依据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起诉医疗机构主张侵权责任。这两类责任的法律认定依据不同,选择不同的主张,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一、医院手术前人死亡谁的责任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一定是患者死亡医院就必须担责。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二、医疗侵权损害责任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医疗侵权损害责任的主体,限于医方,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可见,医疗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且须为合法的医疗机构,其他主体不构成医疗侵权责任。也就是说主体只能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称为医疗损害责任的合法主体。而医务人员,是指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自然人。包括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比如护士、药剂人员等。非法行医的医生、护士以及非医生、非护士,都不是医疗侵权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
    第二,医疗侵权损害责任是基于医疗活动发生的。从时间上划分医疗侵权损害责任,则其可能发生在医疗行为实施之前,比如医院拒绝接受未缴纳医疗费用的紧急患者。又可能发生在医疗行为实施的过程之中,比如常规的医疗事故造成的医疗侵权损害。当然也可能在医疗行为实施的过程之后发生,比如私自泄露患者的隐私等。而从原因上划分医疗侵权损害责任,则可能是基于医疗行为的实施导致,或许行为不当,或许疏忽大意,也可能是基于医疗器械、药品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还有可能是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当,甚至是由于医疗机构内部的后勤人员乃至行政人员未能尽到相应的责任从而引发的侵权行为。
    第三,医疗侵权损害责任的客体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叉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患者容易被医方侵犯的人身权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肖像权、隐私权等。而对患者财产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医方对患者的过度医疗而产生的费用。医方对患者财产权的侵犯可能与侵犯人身权同时发生,也可能独立存在。财产权的侵权可以存在于医疗行为发生的任何阶段。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