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年休假的工作年限计算方法 |
释义 | 年休假的主旨是根据员工累计的工作年限为基础,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是员工享受年休假的标志。年休假的时间根据工龄确定,满一年不满十年享受五天假,满十年不满二十年享受十天假,满二十年享受十五天假。如果劳动合同或相关制度规定的假期多于标准,应按约定或规定给予员工。劳动者有权维护年休假权益,单位不批准年休假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一、年休假的工作年限怎么计算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员工如果连续工作满十二个月以上的,享受年休假。 即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是员工享受年休假的一个重大标志。 年休假工作年限的计算,它是根据员工累计的工作年限为基础。即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计计算,而不是仅计算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如员工在参加工作之前(间)服兵役、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计划经济时期转正前在转正单位的临时工工龄等均与参加工作后的工作年限综合累计计算。 二、如何确定享受年休假的时间 享受年休假时间的基本规定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年限已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已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其中“工龄不满十年”不包括工龄已满十年的情况,是指工龄已满一年以上,九年以下(包括九年)的,享受五天的年休假。其中“工龄已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同样不包括工龄已满二十年的情况,是指工龄已满十年(包括十年)以上,十九年以下(包括十九年)的,享受十天的年休假。 如果双方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集体合同或者用人单位相关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高于上述标准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规定给予员工年休假。 年休假争议是劳动争议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很多企业没有安排劳动者在职期间休年假,也未能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而劳动者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往往也敢怒不敢言。如果劳动者就年休假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了纠纷,其实此时可以通过一些法律途径来解决的,这样也能够比较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而在实际计算年休假的工作年限时,需要考虑员工与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时间。要是用人单位不批准年休假的话,则很多时候都是属于违法的。 结语 年休假的工作年限计算是根据员工累计的工作年限为基础,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享受年休假的时间根据工龄确定,工龄不满十年的享受五天年休假,工龄已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享受十天,工龄已满二十年的享受十五天。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规定的年休假天数高于标准,应按约定或规定给予员工年休假。劳动者有权保障自身权益,若发生年休假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单位不批准年休假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