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税务行政复议进行审查的流程有哪些 |
释义 | 国家税务机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为国家财政发挥中流砥柱角色,另一方面为维护市场经济的平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政策等其他原因可能会让有关企业不服税务机关的工作,从而进行税务行政复议,那么,税务行政复议进行审查的流程有哪些呢? 税务行政复议进行审查的流程 1.申请复议的条件。 2.申请复议的期限。 3.复议参加人。复议参加人指依法参加行政复议活动的当事人及类似当事人地位的代理人。包括复议当事人(申请人或被申请人)、第三人和复议代理人。 (1)申请人。申请人是指对税务机关作出的不服,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复议机关提起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是指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指控侵犯其合法权益,并由行政复议机关通知参加行政复议的税务机关。 (3)第三人。第三人是指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行政复议机关通知而参加到行政复议中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代理人。《行政复议》还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4、复议。复议管辖即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的权限分工。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管辖可分为如下三大类: (1)一般管辖。即通常情况下,复议申请人不服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而申请复议的管辖问题。 (2)特殊管辖。即除一般管辖之外的特殊情况下的复议管辖问题。 (3)转送管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有上述特殊管辖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依法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 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予以及时、严格地审查,并在一定期限内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只有申请人的申请行为与复议机关的受理行为相结合,才标志着复议申请的成立和复议程序的开始。因此,这一过程在行政复议活动中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对于有关企业来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同相关单位进行交涉,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若有关单位存在不作为的情况,我们更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