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野生保护动物伤人能杀人吗?
释义
    紧急避险允许杀死正在伤人的野生动物,因为人的生命健康权高于任何财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时,需承担相应责任。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适用本人危险规定。请谨慎参考此回答,如有疑问,请与专业人士详细沟通。
    法律分析
    杀死正在伤人的野生动物,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遭受危险时,为了保护较大权益,不得以牺牲较小权益的做法。野生动物的生命属于公共财产权,人的生命健康权高于任何财产权,因此符合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效果是一样的,不用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拓展延伸
    野生保护动物的责任与人类安全
    野生保护动物的责任与人类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它们对人类的潜在威胁。野生动物的攻击行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甚至死亡。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类的安全。这包括建立有效的保护区域、提供教育和意识提高活动,以及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同时,公众也应该意识到与野生动物相遇时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只有在平衡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安全的同时,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野生动物保护。
    结语
    在保护野生动物与人类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是至关重要的。野生动物的攻击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人类的安全,同时保护野生动物。这包括建立保护区、提供教育和意识提高活动,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公众也应该意识到与野生动物相遇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只有在平衡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安全的同时,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野生动物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放生野生动物活动的规范、引导。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二十七条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野生动物伤人和逃逸。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破坏生态的,饲养人、管理人等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 则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运输、交易野生动物,禁止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社会公众应当增强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意识,防止野生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播,抵制违法食用野生动物,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接到举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