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开庭后能否进行调解? |
释义 | 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调解权。刑事案件不能调解,而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被害人满意的赔偿并不意味着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检察院仍需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般刑事案件,公诉人是原告,法院不能调解公诉人与被告人的争议。所以说,刑事案件不能调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被害人是原告,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被害人得到满意的赔偿,不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了,检察院还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开庭后的调解程序与适用条件 刑事案件开庭后的调解程序与适用条件是在特定情况下,法庭可以考虑将刑事案件调解化解的一种方式。调解程序一般包括双方当事人自愿参与、律师的参与、调解协议的达成等环节。适用条件主要包括案件性质适宜调解、当事人之间存在和解可能性、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严重损害等方面。调解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效率,可以有效减轻法院负担、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作用。然而,对于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调解并不适用,因为这些案件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是否适用调解程序。 结语 刑事案件的调解程序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考虑的方式,它包括双方当事人自愿参与、律师的参与和调解协议的达成等环节。调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轻法院负担、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然而,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并不适用调解,因为它们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是否适用调解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