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患者村务委员会应对措施 |
释义 | 监护人负责照顾精神病患者。如果没有监护人,他们的住所地社区委员会或村委会可以担任监护人。同时,对于成年智障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问题,也进行了规定。父母离异后,子女的监护人一般是离婚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若夫妻双方都没有监护能力或者是都不适合行使监护权的,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担任监护人。 法律分析 监护人负责照顾精神病患者,如果没有监护人,他们的住所地社区委员会或村委会可以担任监护人。 一、成年智障由谁抚养呢? 成年智障可以由其近亲亲属作为监护人,扶养费由监护人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父母离异后谁是监护人 父母离异后子女的监护人一般是离婚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若夫妻双方都没有监护能力或者是都不适合行使监护权的,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担任监护人。 三、子女监护人包括什么 子女监护人一般包括孩子的父母双方,因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是其监护人。 拓展延伸 监护人如何负责照顾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需要特殊的社会关注和照顾,而监护人作为其第一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其得到适当的医疗和护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监护人应尽到以下责任: 1.提供符合实际的医疗护理:监护人应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护理人员,确保其得到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2.保证病人的安全:监护人应确保病人生活的环境安全,避免其受到伤害或侵害。同时,在病人出现危险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行动,防止其受到损害。 3.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监护人应尊重病人的权利和尊严,鼓励其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4.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病情:监护人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病情、治疗情况和问题,以便医疗机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协助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监护人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鼓励病人按时服药,定期接受检查和护理,使其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监护人应尽到责任和义务,确保精神病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和护理,使其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同时,监护人也要关注病人的情感需求,为其提供关爱和支持,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结语 监护人对于精神病患者和智障人士的照顾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监护人,社区委员会或村委会可以担任监护人。对于成年智障者的抚养,可以由其近亲亲属或配偶担任监护人,并按顺序支付扶养费。父母离异后,若父母双方都没有监护能力或不适合行使监护权,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担任监护人。子女的监护人一般包括父母双方,但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二条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