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依法服兵役的必要性与途径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了兵役登记的义务,公民需要经过体检、政治审核和面试等程序,才有可能被征集入伍。兵役登记的结论包括应征、缓征、免征、不征、拒征、已征、转服预备役、免服预备役和不服预备役等情况。
    法律分析
    兵役登记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的公民应尽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兵役登记并不是必须去当兵,而是要经过应征公民体检合格、应征公民政治审核合格、部队带兵干部对应征公民面试合格,由当地征兵办和部队去的带兵干部择优定兵,并发出《入伍通知书》的才一定要去当兵的。
    兵役登记的结论
    (1)应征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确定符合征集条件的适龄公民。
    (2)缓征是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适龄公民。
    (3)免征是指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残疾、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征集的适龄公民。
    (4)不征是指被羁押或者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适龄公民。
    (5)拒征是指经过教育仍拒绝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或者被确定为符合征集条件而拒绝参加体格检查和应征入伍的适龄公民。
    (6)已征是指当年被征集入伍的对象。
    (7)转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8)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9)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不符合服预备役政治条件的。
    拓展延伸
    兵役登记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兵役登记是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都需要履行的法定义务。登记流程通常包括填写登记表、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进行体检等环节。在填写登记表时,要确保填写准确、完整,包括个人信息、家庭背景等。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时,要注意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户口簿等文件。体检是兵役登记的重要环节,要按照规定时间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在整个登记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如实提供信息,不得提供虚假材料。此外,还要及时关注登记通知,按时参加相关培训和入伍手续。兵役登记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履行登记流程和注意事项是每个年轻人应尽的义务。
    结语
    兵役登记是每个公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应尽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公民要经过体检、政治审核和面试等程序,才有可能被征集入伍。兵役登记的结论包括应征、缓征、免征、不征、拒征、已征、转服预备役、免服预备役和不服预备役等。兵役登记是每位年满18岁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需要填写准确、完整的登记表,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资料,并按时参加体检和入伍手续。履行兵役登记是每个年轻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四章 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 第二十六条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六条 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公民,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服兵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6: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