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事业单位内部劳动合同制和编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工资来源和福利待遇。正式编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执行;而合同制人员的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解决,福利待遇参照正式编制人员标准执行。 法律分析 事业单位内部劳动合同制和编制区别如下: 1、工资开支来源不同: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等等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和编制的异同点有哪些? 劳动合同和编制在劳动关系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劳动合同是雇佣双方之间签订的一种法律约束关系,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工作内容、薪酬、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条款。而编制则是指根据组织的需求和规模,对员工进行编制和管理,包括招聘、录用、晋升等方面的程序。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法律依据,而编制则是组织内部的人员编制管理制度。它们的异同点在于劳动合同关注雇佣双方的权益,而编制则关注组织内部的人员编制管理。虽然二者有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但它们都是劳动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维护了雇佣双方的权益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劳动合同制和编制在工资来源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差异。正式编制人员的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而合同制人员的工资则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福利待遇方面,正式编制人员按照政策规定执行,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制人员标准执行。劳动合同和编制在劳动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劳动合同是雇佣双方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而编制是组织内部的人员编制管理制度。它们共同维护了雇佣双方的权益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事业单位劳动争议的处理】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