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鉴定完成后,下一步是什么? |
释义 | 工伤鉴定结果不服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工资、补助金等。单位不支付可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行政复议、诉讼期间医疗费用不停止支付。 法律分析 工伤鉴定结果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鉴定结论出来后十五日后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如果没有不服的,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赔偿数额。工伤赔偿的范畴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费补贴、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等。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支付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仲裁或者判决生效之后,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执行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拓展延伸 工伤鉴定完成后的后续程序及注意事项 工伤鉴定完成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接下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续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工伤鉴定结果将被提交给用人单位和劳动保障部门,以便处理相关的工伤赔偿事宜。同时,受伤员工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与用人单位协商办理工伤赔偿手续。此外,受伤员工还应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工作,并按照规定参加康复治疗和复工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受伤员工应保留相关证据和医疗记录,以备后续需要。另外,如有争议,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身权益。综上所述,工伤鉴定完成后的后续程序和注意事项对于受伤员工来说至关重要,需谨慎处理每一个环节,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工伤鉴定完成后,受伤员工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后续程序和注意事项。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证明材料,协商办理赔偿手续。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工作,参加康复治疗和复工安排。保留证据和医疗记录,维护自身权益。如有争议,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确保每个环节谨慎处理,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