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欠款长期未追讨,是否失效? |
释义 | 借款纠纷中的诉讼时效及维权要点:借贷纠纷三年内不起诉会失效,应主张债权需提供书面借据或证人证言,注意保存合法借款凭据。利息支付可在合同中约定,若无期限,一年内一次支付,超过一年每年支付一次。借条注明还款期限的时效为3年,无注明的为20年。借条在债务人手中可推定已清偿。 法律分析 一般情形下欠款纠纷三年内不起诉不追讨会失效。如果当事人在三年内不追讨,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当然,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定最长可以是二十年,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民法上的时效,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时效为法律事实之一种,属于自然事实中的状态,因时效期间届满而发生与原权利人利益相反的法律效果。民法时效制度分为两种,即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诉讼时效亦即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如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其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借贷纠纷中维权: 1、在合同中约定好易争议的借贷利息支付方式问题,关于利息支付,借贷双方可以达成协议,如果不能确定支付利息的期限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2、注意取得和妥善保存合法借款凭据。 3、必须在诉讼时效内主张债权。借条注明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借款之日起3年;借条中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自借款之日起20年内债权都能得到法律保护,期间出借人主张的,诉讼时效中断,适用普通诉讼时效3年的规定。 4、原告主张债权必须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欠条或者借条在债务人之手时一般将被推定为该债务已经清偿。 结语 在借贷纠纷中,合同约定借贷利息支付方式并保存好合法借款凭据非常重要。同时,必须在诉讼时效内主张债权,提供书面借据或必要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合理维权,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