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不离家的法律风险 |
释义 | 在一般概念中,一对夫妻选择了离婚就会引发一系列事实和法律后果。从事实角度来说,夫妻双方会解除同居关系,婚姻存续期间育有子女的夫妻,离婚之后会对孩子的抚养权进行分割,一方获得直接抚养权,另一方享有探视权。从法律角度来说,夫妻双方离婚结束了夫妻双方财产的混同状态,夫妻双方回归责任个体,解除对特定债务的连带责任,各自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有一些离婚夫妻出于某些原因选择“离婚不离家”的方式继续共同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离婚不离家”的生活方式从法律性质上讲,应属于“同居关系”。 离婚后,原夫妻身份关系以及财产关系也已经变更,如继续“离婚不离家”会导致双方在离婚协议或离婚判决中的财产界限难以厘清,容易使离婚时属于各自的财产以及离婚后的个人财产混同,这样极有可能对一方甚至双方的财产权益造成损害。对于“离婚不离家”期间产生的债务,如果不能证明是用在共同生活中,会被推断为是个人债务。否则,视为同居期间的共同债务。“离婚不离家”的状态可能会出现因为同居原因导致的抚养费难以主张等问题。 “离婚不离家”,除了上述显见的法律风险外,还会存在如再婚风险、重婚风险甚至重婚犯罪等法律风险。总之,既然选择了离婚,就应当从身份上、财产上划清界限,分清彼此。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双方今后复婚的可能性,还会为今后的复婚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不没有复婚可能的,建议更要放弃“离婚不离家”的念头。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简要总结: 离婚不离家的法律风险?夫妻双方回归责任个体,解除对特定债务的连带责任,各自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离婚不离家”的生活方式从法律性质上讲,应属于“同居关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