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复议被告的确定
释义
    1、未复议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复议案件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3、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
    4、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做出复议决定,可以选择原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作为任何被告;
    5、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样的行政行为,作为共同被告。
    为了促进行政机关增强自我约束机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抽象的国家赔偿具体化,国家赔偿法规定由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决定或者不予答复不服而提起赔偿诉讼,就把实体争议引入诉讼程序。因此,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应当是指行政赔偿诉讼中被诉的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确定行政赔偿诉讼被告应当首先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赔偿法没有特别规定时,才适用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二者均未作规定的某些情形,司法解释确定了以下规则:
    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侵权,赔偿请求人对其中一个或者数个侵权机关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若诉讼请求系可分之诉,被诉的一个或者数个侵权机关为被告;若诉讼请求系不可分之诉,由法院依法追加其他侵权机关为共同被告。
    2、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赔偿请求人只对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作出原决定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赔偿请求人只对复议机关
    法律与行政法规的区别是什么
    1、制定的机关不同。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2、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