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失信人员是指被执行人明知具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人,俗称老赖。无力偿还债务的一般不会被列为失信人员,而被法院判决后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可能会被列为失信人员。 法律分析 如果确实无力偿还债务的,一般不会被列为失信人员;如果是法院判决后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则可能被列为失信人员。失信人员就是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 拓展延伸 民间借款逾期不还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民间借款逾期不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及法律责任。首先,借款人可能面临信用记录受损,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其信用评级和信用额度。其次,借款人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债权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借款本金及利息。此外,借款人的个人声誉和社会形象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可能面临社会舆论压力和人际关系破裂。因此,借款人应当严格履行还款义务,如确实无力偿还,应积极与债权人协商解决方案,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和信用危机。 结语 借款人应当认识到逾期不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失信记录和法律诉讼。为避免信用受损和个人声誉受损,借款人应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如确实无力偿还,应与债权人协商解决方案。遵守法律,维护信用,是每个借款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1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