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债务人不按时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
释义
    对于债务人不按时归还借款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处理,当事人如果要提起诉讼,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还需要注意满足起诉的法定条件。
    一、购买到假货如何赔偿
    一、假货赔偿标准
    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赔偿的标准要依据假货有没有造成人身损害而定,如果有造成人身损害的,可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和购买假货损失的赔偿两种。
    1、人身损害赔偿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2、购买假货损失的赔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经营者销售假货的应负的其他责任
    1、经营者应负的责任
    (1)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2)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八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九条
    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三、买到假货应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保留有效证据。
    2、要求商家退货或赔款。
    3、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4、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消费者维权途径如下: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
    2、投诉;
    3、调解。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4、仲裁。仲裁解决的需要事先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
    5、诉讼解决。
    五、购买到假冒产品的起诉流程如下: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总之,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这样的方式,是商家存在欺诈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的金额,对于增加赔偿的金额一般是消费者接受的服务或者是商品价格的3倍,法律上对于增加赔偿的赔偿金额不足500元,需要按照500元来计算。
    二、找不到欠款人的起诉
    找不到欠款人的,债权人要起诉的,可以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于下落不明的受送达人,人民法院可以进行公告送达,如果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三、怎样起诉你欠钱不还的人
    遇到欠钱不还的人,当事人要起诉的,可以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且需要注意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