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撤职和免职的区别有哪几个 |
释义 | 撤职和免职的区别在于:撤职是行政处分,降低职务并确定新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免职是人事处理,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法律依据是《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条。 法律分析 免职和撤职处分的区别在于: 1、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2、撤职是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而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 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公务员法》第四十条 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拓展延伸 行政撤职和免职的区别及适用场景 行政撤职和免职是两个在行政管理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含义和适用场景上存在一些区别。 行政撤职是指对行政人员的职务进行解除或撤销,通常是因为其职务表现不佳、违反了行政规定或从事了不当行为。行政撤职的适用场景包括行政人员的失职、渎职、不作为等严重违规行为,需要对其进行惩处和职务调整。 而免职则是指行政人员因各种原因而被解除职务,通常是因为工作需要、组织调整或个人申请等。免职并不一定是对行政人员的惩罚,而更多是一种正常的职务变动或调整。免职的适用场景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岗位的变化、合同期满等情况。 总的来说,行政撤职更多是对行政人员的惩处,而免职更多是一种正常的职务变动。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对行政人员进行行政撤职或免职,能够更好地维护行政管理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结语 撤职和免职处分有着明显的区别。撤职是行政处分的一种形式,用于惩戒行政人员的违规行为;而免职则是一种人事处理方式,通常不涉及惩戒性质。撤职会使行政人员降低职务级别并调整工资,而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根据《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条,行政撤职和免职在法律上有明确依据。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规定,采取相应的行政撤职或免职措施,有助于维护行政管理的公正和高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章 政务处分的程序 第五十二条 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监察机关同意,不得出境、辞去公职;被调查公职人员所在机关、单位及上级机关、单位不得对其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二十七条 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予以降级、撤职、开除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调整其享受的待遇,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依照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九章 监督与惩戒 第六十四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