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劫爆炸物罪构成要件?
释义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客体为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3、主观上行为人具有行为的故意;4、客观上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一、本罪的认定条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的行为。
    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是指秘密窃取各种枪支、弹药、爆炸物及危险物质的行为,即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取走。其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取得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暗中进行。
    (2)行为人秘密窃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是不被前述物品的所有者、保管者发现的,即秘密是针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所有者、保管者而言的。因此,即使窃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时,已被他人发现或暗中注视,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行为人自认为自己的窃取行为不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所有者、保管者发觉。实施秘密窃取行为的手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撬门扭锁、越窗、顺手牵羊等。
    行为人只要盗窃上述对象物之一的,即可构成本罪。如果同时盗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如行为人既盗窃枪支,又盗窃弹药的,也只构成一罪,不适用数罪并罚。而且,由于本罪所指向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而非一般公私财物,因而成立本罪并不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
    二、抢夺枪支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抢夺枪支罪的构成特征是:
    1、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即行为人知道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行为人盗窃、抢夺的不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不构成本罪;
    2、犯罪主体,构成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3、犯罪的客观表现是盗窃、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只要行为人有盗窃或抢劫的行为之一,就构成本罪;
    4、犯罪对象是社会公共安全。
    三、抢夺枪支罪的构成特征
    抢夺枪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抢夺枪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抢走的行为。暴力,是指对枪支的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实行身体强制,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强暴行为,使其反抗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危害其人身安全的手段。暴力必须是针对枪支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的人身当场采取的打击或强制。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抢劫。如果行为人不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加以抢夺的,不构成本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