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起诉侵犯商业机密罪行 |
释义 |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起诉权问题需具体分析。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害自身权益,但刑法规定的量刑档次可能不符合刑事自诉条件。因此,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 法律分析 侵犯商业秘密罪由谁起诉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其中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上述三类案件中的第二种,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但由于刑法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三至七年有期徒刑两个量刑档次,因此,如果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时即不符合刑事自诉的条件,只能是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拓展延伸 商业机密保护措施及法律救济途径 商业机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保护商业机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保护商业机密,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明确员工对商业机密的保密责任和义务。其次,加强网络安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商业机密不被黑客攻击或泄露。此外,限制内部人员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有需要的人员能够接触商业机密信息。当商业机密被侵犯时,企业可以寻求法律救济途径。起诉侵犯商业机密罪行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此外,企业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与侵权方进行和解谈判或采取行政投诉等方式来保护商业机密。综上所述,商业机密保护措施及法律救济途径是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结语 商业机密保护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对于侵犯商业机密罪的起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刑法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通常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此类案件,但根据刑法量刑规定,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的情况不符合刑事自诉条件。因此,保护商业机密的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和访问权限的限制,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救济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商业机密保护措施及法律救济途径是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们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