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赠与合同的可撤销性研究 |
释义 | 赠与合同的主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之前,赠与人享有撤销权,除非赠与合同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或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也有权撤销赠与。赠与人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法律分析 下列赠与合同可以撤销: 1、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但赠与合同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除外; 2、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3、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4、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拓展延伸 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与限制研究 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与限制研究是对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和相关限制进行深入探究的研究。赠与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涉及一方自愿将财产无偿转让给另一方的情况。该研究旨在分析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成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研究还将探讨赠与合同的限制,如赠与合同的撤销条件、受赠人的权利与义务等。通过对赠与合同法律效力与限制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导,促进赠与合同的合法、公正和稳定执行。 结语 赠与合同的撤销权是赠与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合同,但公证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此外,如果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也有权撤销赠与。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与限制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赠与合同的法律规定,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导,推动赠与合同的合法、公正和稳定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