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财产混同,债权人应该如何举证? |
释义 | 公司财产混同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场所、主要办公和生产设备确以及财务的混同三个方面。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收集证据资料,证明公司财务混同:1、收集债务公司的交易的发票、单证。由于公司与股东财务公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混同,或者习惯性地与订立合同主体存在矛盾等,可以对这些存在矛盾的票据、单证等资料比较分析得出公司财务混同的结论;2、通过法院对工商税务等其他国家机关掌握的财产资料进行调查取证,法院根据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要求存在混同嫌疑的公司提供相关财产资料。3、通过网络等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可能与涉嫌人格混同的公司相关的网络文献、司法机关查处记录等可能对证明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相关的证据资料。风险提示:对公司债权人而言,当公司资不抵债,无力还款时,要想尽可能挽回损失的,举证证明债务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从而要求股东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是一条可选的方式。但证明债务公司财产混同并非易事,必要时最好咨询律师,尽可能收集到相关的证据资料。 公司财产混同,债权人如何举证? 公司财产混同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场所、主要办公和生产设备确以及财务的混同三个方面。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收集证据资料,证明公司财务混同:1、收集债务公司的交易的发票、单证。由于公司与股东财务公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混同,或者习惯性地与订立合同主体存在矛盾等,可以对这些存在矛盾的票据、单证等资料比较分析得出公司财务混同的结论。2、通过法院对工商税务等其他国家机关掌握的财产资料进行调查取证,法院根据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要求存在混同嫌疑的公司提供相关财产资料。3、通过网络等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可能与涉嫌人格混同的公司相关的网络文献、司法机关查处记录等可能对证明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相关的证据资料。风险提示:对公司债权人而言,当公司资不抵债,无力还款时,要想尽可能挽回损失的,举证证明债务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从而要求股东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是一条可选的方式。但证明债务公司财产混同并非易事,必要时最好咨询律师,尽可能收集到相关的证据资料。 夫妻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债权人如何维权? 通常情况下,在夫妻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时,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维权:1、只向公司追债。这适用于公司具有偿还能力,能够清偿债务的情况。因为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只要公司有财产可执行的,直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就可以了。 2、同时向公司及夫妻追偿。当公司没有资产、没有偿还能力时,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股东夫妻承担连带清偿债务的责任。因为公司出资人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其出资主体是单一的,即使形式上不是一人独自公司,实质上为一人公司。可按照《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债务的相关规定处理,一人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风险提示:需要注意的是,对债权人而言,无证明夫妻公司财产混同的责任,只需要委托公司法律师到立案就可以了。但是为了确保胜诉,建议在诉前积极收集对方财产混同的证据,更有利于债权人实现维权。 一人公司出现财产混同,债权人需要证明吗? 一人公司出现财产混同,债权人并不需要证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一人公司出现财产混同情形,当债权人向公司股东主张权利时,股东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这就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风险提示:一人公司出现财产混同,当债权人向个人独资公司追偿时,个人独资公司的老板,即公司股东,通常都会将公司推出来,其认为按照该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所以公司有钱就还没钱就欠着。因此,与一人公司发生债务纠纷的,能收集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财产混同的,不能一味寄望个人独资公司的股东能自证清白,所以为谨慎起见,最好是自己收集证据做准备。 一人公司出现财产混同债权人需要证明吗 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合并,债权人如何维权? 1、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2、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3、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因此债权人可以向合并后存续的公司主张债权。风险提示:因为公司合并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如公司与一家负债较多的企业合并,公司依法就需承继该企业的债务,这样势必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为规避这种情形下对债权人权益的损害,《公司法》规定债权人在公司合并时可要求提前清偿或提供担保。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