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需要开庭吗 |
释义 |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不需要开庭审理。《民事诉讼法》关于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特别程序规定属于非讼程序范畴,法院对案件审查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实现担保物权的案件的证明标准一定要大于一般的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即优势证据规则,因为,程序较之一般民事案件程序来说较为简单,但对当事人的财产的影响是一样的,即法院一旦裁定准许实现担保物权,也就意味着申请人可以依据该裁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担保财产。 一、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如何立案 一审程序:原告起诉;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十五日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判决宣告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法院受理审理程序大体与一审一样,不同处主要在审查范围和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是否公告送达,有两种意见。 (一)不适用公告送达申请书。民诉法没有关于公告送达实现担保物权申请书的具体规定;该类案件处置的是被申请人的财产,应谨慎裁判,一旦裁判存在问题,有可能造成执行不可逆的后果。 (二)可以适用公告送达申请书。该类案件是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实质争议的案件,法院实行形式审查;民诉法在特别程序章节中已明确该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民诉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果法院以申请人下落不明为由驳回申请,会促使被申请人以此为途径恶意拖延逃避义务,最终可能导致实现担保物权的特别程序流于形式。 公告送达是用公开宣告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即视为送达。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采用。方法: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张贴在人民法院布告栏内或公共场所,或者登报、广播、在电视上播映。国内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