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公司上班不到一个月可以辞退我吗 |
释义 | 上班不到一个月,完全可以辞职但不时随时可以;如果在试用期,提前三日口头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即可。根据劳动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辞职的同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实际工作的天数,支付清劳动者工资。 一、离职员工工资发放规定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规定如下: 1、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职当天一次性付清其工资; 2、各地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3、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 一、辞职和离职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离职,是指职工离开原职务和原工作单位的劳动法律制度。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2、类型不同。离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职休养,离职入校学习进修,停薪留职,这种离职不终止劳动法律关系;另一种是职工本人要求辞职被单位批准离职,被单位辞退离职、自动离职等,这种离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离职职工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不同的待遇。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3、原因不同。离职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个性特征,如个性、控制力、自信力;二是职业特征,如职务、技术水平、专业化、年龄;三是生活特征,如婚姻、家庭、生活条件等。辞职的原因大多于薪资挂钩,对工作的不满意度所决定。 二、离职证明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区别在哪? 1、离职证明,是表示是员工自己主动、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书,是表示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其二者的区别是在与劳动补偿方面会不同; 4、无论是离职证明还是解除劳动合同书,均表示与原用人单位在法律上没有劳动关系了,不影响和新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总之,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职当天一次性付清其工资;各地有规定的,依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 二、签了劳动合同想辞职可以吗 目前,我国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规定相对宽松,不如其他民事法律上关于经济类合同的解除条件那么严苛,这样做的本意也是最大化的保障劳动者的劳动自由权,也为促进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合理流动。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本质上是应视为劳动者单方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上,并不禁止劳动者在合同履行期内单方提出辞职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劳动者要提出辞职,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在试用期内,则只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便可合法辞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的是提前三十日或者三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并未规定必须经用人单位批准后方可合法离职。也即是说,劳动者只需按上述时间规定履行书面通知义务,在期限到后即可合法辞职,而不用以用人单位批准为辞职前提,并且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也不用给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三、辞职通知书怎么才有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递交的辞职通知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题头“辞职通知书”; 2、说明工作时间; 3、辞职原因; 4、提供有关辞职的法律法规供公司参考。 最后,要求公司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签名并写上日期即可。 一、辞职通知书的模板如下: 辞职通知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本人______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继承为______公司服务,现特提出离职,望公司领导予以批准。同时感谢贵公司一直以为对本人的帮助。 谢谢! 以致 敬礼 申请人: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 1、提前1个月提交辞职请求; 2、员工主管与辞职员工积极沟通; 3、辞职申请表经各级领导签署意见审批; 4、员工辞职申请获准,办理离职移交手续。 综上所述,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