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具体来说怎样解除担保合同 |
释义 | 解除担保合同首先需要依法办理抵押注销登记或质押注销登记的手续,双方协商一致后,按照之前协议规定或者共同签署解除担保协议的合同,即可完成担保合同的解除。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怎样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合同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合同是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就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出现合同终止情形时,合同终止。 委托合同该怎样解除 委托人可以随时撤销委托。如果相互没有信任或者已不再需要办理委托的事项,委托人即可单方解除委托合同,无须征得受托人的同意即可发生效力。但是受托人可以要求委托人赔偿相应的损失。受托人可以随时辞去委托。委托合同的成立既需要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了解和信任,也需要受托人对委托人的信任。如果受托人不愿意办理受委托的事务,受托人无须表明任何理由,即可解除合同。 (1)当事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 (2)若委托事务依其性质是不可分割的,那么部分人的解除对其他人也应有效。 (3)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可由双方当事人通过特别约定加以限制或者排除。不过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仍然存在。此外,若在委托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发生当初未曾料到的情事变更,使得对任意解除权的限制或排除条款显失公平的,这样约定是可撤销的。 (4)当事人一方在不利于另一方当事人的情形下终止委托合同时,应对因此而给双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梁广宙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