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是否需要本人到场? |
释义 |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家长陪同,有效期五年。需携带父母身份证、孩子户口簿、出生证明、学籍证明(未上学可不带),均为原件。根据《居民身份证法》,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由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签发,办理时间不超过60日,交通不便地区可适当延长至30日。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家长陪同,且有效期只允许五年。需要携带以下证件:父母的身份证、孩子的户口簿、孩子的出生证明、学籍证明(未上学的可以不必带),以上证件均为原件。 法律客观: 《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第八条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第十二条第一款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遵守一些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由其监护人代办身份证,无需本人到场。而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需要本人亲自到场,并由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陪同办理。在办理过程中,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父母身份证等。此外,还需注意办理时间和地点,以及遵守办理流程和规定。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是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实现身份认证的重要步骤,家长和监护人应积极配合,确保办理顺利进行。 结语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需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居民身份证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由监护人代办,16周岁以上的需本人到场,并由监护人陪同。办理时需准备户口簿、父母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家长和监护人应积极配合,确保办理顺利进行,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份认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十六周岁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为十年、二十年、长期。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十二条 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八条 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