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监察部门如何处理案件? |
释义 | 劳动监察部门受理案件的流程及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通过巡视检查、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如发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应及时立案调查处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组织需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违法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迅速与相关部门协同处理,根据应急预案行动。 法律分析 劳动监察部门受理案件的流程:首先当事人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举报;然后填写登记表:投诉人(举报人)姓名、联系地址、电话,被举报(投诉)单位的违法事实,被举报(投诉)单位的名称或姓名、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等;接着提交证据材料;最后等结果。劳动监察受理案件流程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拓展延伸 劳动监察部门的案件处理程序与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监察部门的案件处理程序与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接收案件举报或投诉,并进行初步核实。其次,劳动监察部门将对涉案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接下来,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涉案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评估和判定。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劳动监察部门会与涉案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最后,劳动监察部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并在必要时采取行政处罚措施。整个案件处理过程注重公正、公平和合法性,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劳动监察部门受理案件的流程包括投诉或举报、填写登记表、提交证据材料和等待结果。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四条,劳动保障监察通过巡视检查、审查材料和接受举报投诉等方式进行,认为有违法行为的应及时立案。劳动监察部门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并在群体性事件中与相关部门合作处理。整个流程注重公正、公平和合法性,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六条 【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 【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