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外村村民能否承包本村土地? |
释义 |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若发包方将土地发包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单位或个人,需经过村民会议同意并报政府批准。外村人可以承包土地,但必须经过审查和签订合同。 法律分析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的,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后,再签订承包合同。因此,外村人是可以承包的,但需要经过一定程序。 拓展延伸 外村村民的土地承包权:限制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外村村民的土地承包权一直存在限制和挑战。在一些地方,法律规定只有本村村民才能承包本村土地,这限制了外村村民的权利。然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探索解决方案。例如,可以通过设立特殊承包制度,允许外村村民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承包本村土地。此外,建立土地流转市场,让外村村民通过流转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也是一种解决方案。政府还可以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外村村民适应本村土地的承包要求。综上所述,通过限制与可能的解决方案,外村村民的土地承包权有望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发展。 结语 外村人承包农村土地需经一定程序。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发包方须获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同意,并报乡(镇)政府批准。外单位或个人承包前还需经过资信审查。虽然外村村民的土地承包权存在限制,但地方政府已开始探索解决方案,如设立特殊承包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等。政府提供培训和支持,有望更好保障和发展外村村民的土地承包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四章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