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因此,即使是小学生,只要其确实知道案件事实并且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能够与待证事实相适应,也是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 一、在什么情况证人证言无效 证人证言无效的情况: 1、未成年人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同的证言; 2、与一方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3、有疑问的视听资料; 4、无法与原件核对的复印件; 5、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应当是证人已经听到、听到的与案件有关的客观情况,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消灭、纠纷的事实。 二、17岁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一般情况下,17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没有作出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则合同无效。 三、未成年人能自己买房吗 未成年人能自己买房。法律并未限定购房者的年龄,所以可以用未成年人的名义购房。只是签订买卖合同和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时,需要由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办理。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法律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