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所需的手续和流程是什么? |
释义 | 立案需求及流程:立案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起诉状、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复印件及诉讼费。立案流程包括接受、审查和处理。接受阶段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接待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人员或材料。审查阶段涵盖事实审查和证据审查,目的是了解犯罪事实并决定是否立案。处理阶段分为立案和不立案,前者填写立案报告表,后者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并可申请复议。复议结果将通知报案人或单位。 法律分析 立案需要的手续有: 一、立案需要的手续 1、身份证复印件(法人需要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起诉状(有明确的被告、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3、委托代理人的话需要授权委托书 4、证据材料复印件(不同案件要求不同) 5、诉讼费 二、立案的流程是 1、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人员或材料的接待和收留的活动。 2、审查 为了做好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工作,一般包括 (1)事实审查。 (2)证据或证据线索审查。 在立案阶段所进行的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与犯罪有关的事实情况,应当限定在查明是否有犯罪事实的发生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内进行,能扩大范围。 3、处理 公安司法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必要的调查后,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1)对于需要立案的案件,先由承办人员填写《立案报告表》,包括:填报单位、案别、编号、发案时间和地点、伤亡情况及财物折款、案情概述、承办人员姓名及填表时间等。 (2)对于决定不立案的,由工作人员制作《不立案通知书》,有关负责人同意后,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主管机关应当认真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报案,控告,举报的单位或者个人。 结语 立案需要的手续繁琐,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起诉状、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复印件和诉讼费等。立案流程包括接受、审查和处理。在审查阶段,需要对事实和证据进行仔细审查。处理阶段根据情况填写立案报告表或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如不服,可申请复议。立案过程严谨,确保公正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