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的刑罚是什么? |
释义 | 违法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严厉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同时,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该罪行已被刑法修正案九取消,并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 法律分析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本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台,该罪已经被取消,并变更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拓展延伸 揭秘刑法对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的惩罚措施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是指未经授权或者超越授权,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这一罪行,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根据具体情况,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的刑罚主要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三种形式。根据罪行的轻重、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分子的主观故意等因素,法院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决。刑罚的具体数额或期限将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我国法律对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以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违反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根据刑法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刑罚的制裁。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决,以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我国法律的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九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六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