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案件立案与处理 |
释义 | 交通事故立案后应进行调查、认定责任并进行处罚。涉及交通肇事罪的案件需报请检察院提起起诉,同时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可进行损害赔偿调解,未达成协议则告知当事各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警队会根据现场情况、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等,做出事故认定书确定责任。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立案后应该进行调查。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过现场期查,确实是属于交通事故的,经过事故处理负责人同意立案,立案之后,应该进行调查询问,检验鉴定,事故认定,处罚当事人等程序; 2、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之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 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现场期查,属于交通事故的; 2、经事故处理负责人同意立案。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正式立案后,其应当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并对该事故进行检验鉴定,事故认定,然后再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3、而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在接到当事各方的书面申请后,进行损害赔偿调解; 4、对未接到申请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各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过现场期查,确实是属于交通事故的,经过事故处理负责人同意立案,立案之后,应该进行调查询问,检验鉴定,事故认定,处罚当事人等程序,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之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且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现场期查,属于交通事故的,经事故处理负责人同意立案。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正式立案后,其应当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并对该事故进行检验鉴定,事故认定,然后再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而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在接到当事各方的书面申请后,进行损害赔偿调解,对未接到申请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各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时候,交警队会根据现场情况和证人作证情况、当事人陈述等做出事故认定书,认定双方责任的大小。 结语 交通事故立案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进行调查,包括现场勘查、调查询问、检验鉴定和事故认定等程序。对于涉及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将移送给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告知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可以进行损害赔偿调解。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将制作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各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交警队会根据现场情况、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等,做出事故认定书来确定责任的大小。 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八十一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参加调解的各方当事人签字,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由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交通警察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