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流转土地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流转土地是指将土地的使用权或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他人,以获取经济收益的行为。 流转土地的形式包括出租、出售、承包等,通常是由土地所有者或经营者将土地的使用权或经营权转让给需要土地的人或企业,以获得租金、出售价款或承包费用等收益。流转土地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是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方式。流转土地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交易,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明确土地使用的性质、流转期限、流转价格、流转方的资质等方面的问题,尤其需要注意流转土地是否符合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程序是: 1、提出申请; 2、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登记; 3、流转双方信息的发布; 4、流转双方组织洽谈; 5、流转双方签订合同; 6、全面审核通过后发证; 7、资料归档; 8、跟踪土地流转后的情况。 综上所述,需要注意土地的流转是否涉及到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权属问题,以免发生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