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诉讼中询问证人的时间规定 |
释义 | 《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询问证人的时间,只对犯罪嫌疑人的传唤和拘传时间有限制。侦查人员可以在现场或证人所在地询问证人,也可通知其到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但应个别进行。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的时间不得超过12或24小时。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于询问证人的时间的明确规定,只对犯罪嫌疑人的传唤和拘传的时间进行了限制。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询问证人的可以在证人提出的地点,也可以到检察院或法院进行询问,应该个别进行。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拓展延伸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要求与规定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是确保案件公正、真实和公正审判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人出庭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规定。首先,证人必须接到法院传票,并按照传票上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出庭作证。其次,证人在出庭时必须保持真实、客观、准确地陈述与案件相关的事实,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真相。此外,证人在出庭时应尊重法庭,服从法庭的指示和规定,不得干扰正常的庭审秩序。如果证人未能按照要求出庭,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如传唤证人或强制带走证人。总之,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要求与规定旨在确保证人的真实陈述和案件的公正审判。 结语 证人出庭是确保案件公正、真实和公正审判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人必须接到法院传票,并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出庭作证。证人应保持真实、客观、准确地陈述事实,遵守法庭规定,不得干扰庭审秩序。如证人未能履行义务,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要求确保真实陈述和公正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