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恶意逃避债务会判刑吗
释义
    不会被判刑,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通俗地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也就是说恶意躲避债务虽然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我国刑事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其为犯罪行为,因此,不能认为是犯罪,也不能被处以刑事处罚。
    一、规定定罪的条件有哪些
    1、罪行法定原则,即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来说,罪行法定原则要求: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新法溯及既往;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排斥习惯法;刑法规范应当适当(明确规定罪刑、禁止处罚不当法行为、禁止不确定刑)。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也是对定罪起至关作用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要求:平等的保护法益;任何实施犯罪的人都严格按照法律认定犯罪;任何犯了罪的人都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量刑;仍和被确定为有罪并处以刑罚的人都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刑罚。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量刑有关,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二、诈骗要钱要还后还能判刑吗
    诈骗罪还钱后是还需要判刑的。根据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只要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法律定罪处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即使行为人还钱但只要构成犯罪就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三、不认罪能定罪吗
    虽然被告人的陈述是能够作为直接反映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的陈述没有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才不能被认定有罪并予以处罚。被告人没有陈述,证据充分、确凿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判处刑罚。因此如果被告不服罪,在其他证据充分和确凿的情况下,他也可能被定罪。定罪,又称犯罪认定,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属于何种犯罪、是否构成轻罪或重罪的认定和判断。定罪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定罪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犯罪行为问题。1、定罪的主体是人民法院;2、定罪的对象是侵犯合法利益;3、定罪的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