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产证是爸爸的名字,爸爸去世后房子归谁?房产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
释义 | 遗产继承中的房产问题及继承顺序。根据民法典,遗产应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的顺序继承,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遗嘱时按照遗嘱继承,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房产继承时需先析出母亲的部分财产,再由继承人依法继承分割。家庭情况不同,继承人可协商分配遗产,如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请律师协助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遗产继承中的房产问题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争议性很大的问题。当人去世后,他所留下的遗产可能会有很多人来争,哪怕是平日关系不亲近的亲戚也想来分得一笔。 的确,按照法定继承,继承人往往不只一个。那么当爸爸去世后,其名下的房产应该由谁继承呢?房产继承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呢? 爸爸去世后遗产应当发生继承,在有遗嘱的情况下参照遗嘱继承,若无遗嘱则由各继承人法定继承。虽然房产证是爸爸的名字,但不排除房屋由母亲的部分权力,因此在继承时应当先析出母亲的部分财产,属于父亲的部分再由继承人依法继承分割。 根据我国《民法典》,继承的方式有两种: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所以爸爸去世后房子归谁应该首先看有没有遗嘱,没有的话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法定继承。当然,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各位继承人之间可以进行协商,根据协商结果来分配遗产也是可以的。出现协商未果的状况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时候最好请律师来帮忙,争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遗产继承中的房产问题备受关注,也常引发争议。在继承人众多的情况下,父亲去世后的房产继承顺序如何确定?根据我国《民法典》,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是两种方式。遗嘱存在时,按照遗嘱继承;无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房产证虽在父亲名下,但母亲可能享有部分权益,因此在继承时需先划分母亲的财产,再由继承人依法继承父亲的部分。具体顺序为: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当然,家庭情况各异,继承人可协商分配遗产,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好请律师协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