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继承权人的继承权可以放弃吗?
释义
    第二十五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1、继承开始后才能放弃权利
    (1)继承开始前签订的互不继承的协议并不受法律保护。因为继承开始前,当事人享有的继承权利并不确定,实践中会出现当事人之间在生前协商签订互不继承的协议,放弃在对方去世之后自己享有的继承权,但法律不保护为不存在的权利所签订的协议,这并不同于法律上的附条件生效合同。
    (2)放弃继承权需要在当事人去世后遗产分配前做出表示。在当事人去世前,财产啊还没有成为遗产,继承人无法行使继承权继承;遗产分配后,财产已经明确归为继承人所有,已经实现了继承权,更无法放弃。只能在当事人去世后遗产分配前这段时间才能做出放弃继承权的表示。
    2、需要以法定的形式放弃继承权
    (1)遗赠继承
    继承的形式有很多,各继承权的放弃程序亦不同。如果当事人是通过遗赠获得财产的,这相当于是个赠与合同,需要权利人积极的行使权利,因此法律规定,权利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没有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那么就推定遗赠人自动放弃遗赠。
    (2)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
    如当事人是通过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的方式,则需要到相关机构作出放弃遗赠的公证,但须注意的是,一旦放弃了权利则不能自行恢复,需要经过法院的许可才能恢复权利。
    继承权可以在被继承人去世之后依照法定的程序放弃,那么权利人则不可以继承任何的财产,如果使用或者买卖了,该行为属于无权处分,需承担法律上责任。
    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权利和义务不同,权利是可以被放弃的,因此,继承权可以被继承人所放弃。如果放弃继承的人本身就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如死者的配偶、子女等,那么他必须要在遗产被分配之前,公开声明放弃继承遗产,否则会被视为已经接受了遗产。如果放弃继承的人本身并非死者的法定继承人,也就是说遗产是死者生前决定赠与他的,那么只要他不做出对遗产的任何声明或表示,两个月后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了这笔遗赠。反过来说,如果他想要得到这笔遗赠,则必须要在两个月之内声明愿意接受该遗产。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同的规定,是为了优先照顾法定继承人的利益。但是需要注意:因放弃继承权,致其继承人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
    关于继承权,权利人既继承了被继承人的权利,也继承了被继承人的义务,并不是继承人都获得所有的好处。当被继承人对外负担债务时,作为继承人,应当在继承财产的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