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院从立案到审理需需要多长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 认为符合起诉条件是什么?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是什么?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网上是可以预立案,但是没有网络起诉的途径,必须由本人携带起诉材料到法院立案庭去立案。 根据案件类型的不同,立案审查期限也不同,有的是7天,有的是15天,还有的是30天。 立案后,法院会书面通知双方,告知已立案,并将原告起诉书发给被告,让被告应诉,并通知开庭时间,以便双方出庭。注意,这种通知,是用书面,而不是口头、电话、派人传话等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法院采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会采用直传票等书面形式送达相关法律文书通知。 单就民事诉讼案件而言,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八条 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三)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四)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