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刑法》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定罪标准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刑法》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定罪标准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构成该罪的,一般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认定标准对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认定标准对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的界定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企业负责人在劳动安全事故发生时,如果存在违法行为或者过失行为,导致事故发生或者事故后未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次,认定标准还包括对企业负责人在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尽到合理的安全管理义务。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企业负责人的过失程度、管理体制等因素,法律将对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进行界定,从行政处罚到刑事追责,以确保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及其补充规定,对于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情节特别恶劣,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对于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同样适用上述刑事责任。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过失程度和安全管理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措施,以确保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五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