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税率 |
释义 |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例如: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200元个税;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800元个税。 一、个人收取居间费用怎样缴税 个人收取居间费用属于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一)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二、个人劳务所得税如何计算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1.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祥见上文。 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 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 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